• 用戶名
  • 密碼
您的位置: 首頁 > 藝術河南 > 名家檔案
文學考古:《桃花源記》原來是穿越小說?
時間: 2011-03-27  來源: 廣州日報  編輯: 河南視窗三

文學考古:《桃花源記》原來是穿越小說?

陶淵明出行飲酒

文學考古:《桃花源記》原來是穿越小說?

《桃源仙境圖》

    陶淵明筆下的樂園并不是難找的地方 為何后來卻蹤影全無

    史上那些“桃源”

    《古文觀止》名篇探秘系列

    日本地震,令人驚駭;災區在本州東北,我尤為驚駭。因為5年前我曾游于巖守和宮城,穿行崇山峻嶺之間,見竹林精舍,野花飄落,幽澗甚美,尤其是極樂海濱,怪石浮起波濤之上,似海上桂林,當時就慨嘆為世外桃源,不想老天捉弄,地殼翻動,怒海發威,老大一個漩渦,讓5年前嘆為世外桃源的佳妙山水,如今渺然難尋。好似當年的經歷只是一場穿越而已。

    而1600年前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如今也渺然不可尋覓,“后遂無問津者”,何以如此?當年的武陵漁夫,是不是也只是一場穿越?世間是否真的有桃花源可???

    文/劉黎平

    疑惑:地勢并不險峻的桃花源何以難找?

    桃花源此地,地非險峻,路非遙遠,也不封閉,“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既然能忘記遠近,自然說明路途不遙遠,否則,因劃槳而酸痛的雙臂會提醒你路途的遙遠??梢姷胤讲浑y找?!皾O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體力還好得很,余勇可賈,可見水流平穩,沒有瀑布漩渦怪獸之類,此地不險峻?!俺鯓O狹,才通人”,唯一的難度就在這里了。但這種難度才持續了幾十步,然后就“豁然開朗”。

    比起英國小說《消失的地平線》而言,武陵捕魚人的這點跋涉簡直是毛毛雨。在詹姆斯·希爾頓的這部小說里,那群逃難的英國人美國人首先要駕飛機從印度飛到青藏高原,然后在向導的引領下,攀緣重重峻嶺、雪山,才來到“藍月山谷”--香格里拉。而這位武陵漁夫的代價就是劃劃船,看看桃花,連向導都不用,比起歐美人的千辛萬苦,真是不公平。

    捕魚人游玩幾天后,從此中出來,處處做記號,結果“遂迷不復得路”,找不著,而且永遠找不著。

    沒有崇山峻嶺和激流漩渦阻隔,沒有雪山湖泊和峽谷深林遮蔽,而且還有明顯的地標:桃花林。結果說不見就不見了,何以故?答案:要么就是武陵人穿越了,要么就是陶淵明穿越了。

    設想1:

    鉆入時間蟲洞

    這里套用一下科學奇人霍金的理論:蟲洞理論?;艚鹫J為,時間是一面粗糙不平,充滿各種縫隙和小孔的墻壁,這些縫隙和小孔被稱之為蟲洞。秦與漢之間,隔著一堵充滿蟲洞的墻壁,誰碰巧鉆入這個蟲洞,就能逆向從漢回到秦,或者從秦提前走到漢。

    從這個理論去推斷,起初那群“率妻子邑人”逃難的秦人,他們闖入了時間墻上的一處蟲洞,他們穿越了而不自覺,這個好的所在既不屬秦,也不屬漢,而是秦與漢這兩間房之間的一個角落,這個角落的時空是獨立的。進入這個蟲洞的概率是500年一次,讓那個武陵漁人碰上了,偶然進入了這個有著獨立時空的角落。等漁人出來后,他已用完了五百年才一次的概率,當然不可能再找到那個蟲洞了。要是還能碰上,那簡直沒天理,也沒科學道理。

    答案:

    魏晉六朝人時空觀念超前

    這個理論聽起來很神秘,似乎也可行,然而在東晉可能實現嗎?答案曰:否。因為按霍金的設想,想要穿越蟲洞,必須有巨大的能量,穿越一次消耗的能量,可將地球消耗成一個直徑只有六米的小球球。武陵漁人那一條船,可不夠這樣消耗的。

    用藝術想象伸縮時空

    不過,蟲洞理念雖然暫時不現實,但魏晉人的時空觀念可不是一般的超前。在他們的觀念里,時間空間是可以壓縮拉扯的。

    比陶淵明稍后的年代有本叫《續齊諧記》的書,記載東晉人許彥挑著鵝籠趕路,碰到一個書生要求搭便車,偌大一個人鉆進鵝籠,居然不覺得擠。坐下來休息時,書生從嘴巴里吐出一桌宴席,又吐出一個女朋友,書生睡著,女朋友又吐出自己的奸夫,女的睡著,奸夫又吐出自己的二奶,到最后,又一層一層地吞回去。

    這個游戲簡直像俄羅斯套娃,說明東晉人眼中的空間是可以伸縮的。而那位書生給挑鵝人許彥留下一個銅盆,是東漢初年的。東漢人跟東晉人同行,這時間也是可以伸縮的。

    是不是東晉人也意識到宇宙空間真的有蟲洞?無從得知,但至少說明東晉人的時空觀念已是富有彈性的,陶淵明想出個桃花源來,真是不成敬意,小意思而已。

    時空想象有多大,藝術就能走多遠,是陶淵明用藝術思維在穿越。

    設想2:

    刻意選擇在太元年間

    物質上做不到穿越,但精神上可以穿越??追蜃痈蛇^,他時不時說自己穿越到周朝初年,與周公舉行會談;《莊子》說周穆王靜坐之間到了西王母那里,還聽了音樂演奏大會。所謂穿越,就是與古人神交。

    陶淵明穿越的具體時空是哪里?我們別忽視了文中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晉太元中”。這是穿越的時空點。陶淵明為何將穿越的飛船降落在這里?太元年間就是東晉孝武皇帝的年號,那其實是一個比較美好的年代。在這個年代,取消了按田產收稅的規定,而是規定王公以下每人收三斛米,而且服役的人可以不交稅,少交稅確實是件讓人開心的事;在這個年代,東晉取得了淝水大捷,那年,陶淵明19歲。

    而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的時代呢?公元421年,他所效忠的東晉已是歷史名詞,劉宋建立。這其實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年代,但是陶淵明對它很失望。我們看看公元419年鄭鮮之對大將軍劉裕的勸諫:“諸州大水,民食寡乏,三吳群盜攻沒諸縣,皆由困于征役故也?!蹦戏胶樗?,老百姓沒得吃,那些攻打州縣的草寇,都是因為不堪徭役形成的。

    人對現狀失望,很容易產生穿越的心理,陶淵明把自己熟悉的太元年間稍微修改一下,蓋一個“桃花源”的章,一部穿越小說就這么形成了。

    這是一個美好而平易的理想。桃花源沒有藍月山谷那樣的雪山、湖泊和深林,只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的景色在江南和嶺南的丘陵地帶很常見,山丘當中一塊平地,有田地,有交通,有灌溉水系,有房舍雞犬而已。當然,其中的人們很快樂:“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黃發老人是百歲老人了,快活才壽命長。為什么快活?因為不交農業稅?!短一ㄔ丛姟防锩嬗幸痪洌骸扒锸烀彝醵悺?。秋熟的時候只管享受豐收的喜悅,不用擔心農業稅。這個場面極有可能是他年輕時所見江南的修改版。

    答案:

    為“穿越”之樂舍棄職場

    陶淵明喜歡穿越。一點涼風就可以成為他穿越的工具,“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本蛠砟敲匆稽c風,居然讓陶先生穿越到上古時期的羲皇時代。所謂羲皇時代, 就是那個人人可以和獅子老虎做朋友,吃飽了沒事到處晃蕩,可以和樹上小鳥說悄悄話的美好和諧時代。他不解音樂,卻準備一張無弦琴,喝醉了,就撫弄“以寄其意”,寄的什么意?就是穿越之意。他喝高了,就叫旁人走開:“我醉欲眠,卿可去?!蔽乙┰降嚼硐胧澜缛ヒ?,麻煩您走開點。

    陶淵明穿越的工具很多:書,琴,酒,幻想。他經常沉湎在這種穿越到桃源的境界中?!安删諙|籬下,悠然望南山”,悠然之中,他用穿越的虛景美化眼前的實景,“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一次又一次地到了桃源的境界。這很妨礙他做官,你想想,一個老是出神穿越到桃花源去的人,上級怎么會喜歡呢?老是在大堆文件中忙乎的公務員,怎么有時間去“穿越”呢?所以,陶淵明選擇隱居。

    那時喜歡精神穿越的還不止陶先生一個,與他幾乎同時代的隱者宗柄,把游歷過的好山好水都畫在家中墻壁上,然后對著山水畫彈琴,他的目的就在于“臥以游之……撫琴動操,欲令群山皆響”。對著畫面想象旅游,讓音樂攪動山水,這是空間上的穿越。

    比陶淵明早百來年的名士劉伶每次駕車出去兜風喝酒,后面跟著個人背著鋤頭,劉伶吩咐說:“我死了你馬上就埋我?!边@是生死上的穿越。魏晉人喜歡穿越,所有總有點走神。

    結語: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美好的家園。尋覓時間之墻上的蟲洞,期待一場美好的穿越。怕只怕那些過于世俗的熏陶,那些對于功名恩怨過于執著的計較,讓落花枉自繽紛,讓芳草徒然鮮美,心中桃花源卻不再,王維詩云:“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那位漁人,迷失的不是桃花,而是自己。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无码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