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魔的猖狂,更襯托出消防官兵的英勇。

一名救火英雄受傷

消防官兵奮勇救火

消防官兵用水沖洗救火時濺進眼里的油污
中國網河南視窗訊 大河報消息 7月9日上午,位于三門峽市的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發生大火。生產車間中300多噸油料燃起熊熊大火,經過消防官兵7個多小時的戰斗,大火于16時被撲滅,除8名受傷消防官兵外,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省消防總隊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近年來我省成功撲救的火情最復雜、最危險、難度最大、環境污染威脅系數最高的一次火災。
現場:火海吞沒300多噸油料
“中原黃金冶煉廠發生大火!”7月9日上午9時許,讀者的電話緊急打來。正在三門峽市開發區采訪的記者,抬頭已見滾滾濃煙從東南角飄來,彌漫大片天空,遂立即趕往事發現場。
黃金冶煉廠位于三門峽市陜州大道(310國道)路旁,與中心城區一河之隔。
進入工廠,一股讓人作嘔的氣味彌漫在空氣中。記者看到,著火的是一棟三層樓的生產車間。西邊樓體外墻已被熏黑,墻上的字幅已經被燒得辨認不出,窗戶已基本不見,只留下巨大的黑洞,濃煙透過窗戶翻滾而出。
據現場指揮人員介紹,車間內有一約350m3的萃取池,里面有硫酸溶液等。廠房內外共儲存300多噸煤油,20米外還有一濃度為30%的劇毒氰化鈉溶液儲罐,儲量約20噸。
威脅:20噸的劇毒氰化鈉罐就在跟前
在燃燒過程中發生多次爆炸造成池壁塌陷形成流淌式燃燒,并迅速蔓延至廠房外4個磚砌煤油池,直接威脅到氰化鈉溶液儲罐,以及周邊7個放射物儲存點。
該廠負責生產的工程師稱,起火廠房周邊是冶煉分廠、硫胺蒸發車間、精化分廠以及數個放射源庫,一旦火燒連營,將造成重金屬污染、氰化鈉劇毒泄漏和高危放射性物質擴散等嚴重后患。
記者看到,冶煉廠位于三門峽市南郊,隴海鐵路、310國道與廠區近在咫尺,有鐵路專用線直達廠區,而且廠房外圍還有造紙廠、油庫以及居民小區。
形勢危急!
組織:
迅速啟動重大災害事故預案
事故發生后,三門峽市消防支隊立即調集125名官兵迅速到場全力撲救。
同時,三門峽市委、市政府迅速啟動重大災害事故預案,市委書記楊樹平、代市長趙海燕等市領導迅速趕赴現場,指揮火災撲救。公安、武警、環保、安檢、衛生、工信、電力等部門全力參與處置。
接到事故情況報告后,省消防總隊總隊長夏夕嵐、政委李存安立即作出指示,省消防總隊副總隊長王川帶領導總隊全勤指揮部趕到三門峽,同時協調洛陽消防支隊、山西運城消防支隊官兵緊急馳援。
撲救:
迅速轉移劇毒氰化鈉儲罐
上午8時55分,首批消防力量到場。根據現場火情,現場指揮部作出部署:用消防水槍從四個方向壓制火勢:東側保護氰化鈉溶液罐;南側阻止火勢蔓延至氰化濃密機和氰化浸出槽;西側控制流淌火,保護800千伏變電器和增流變壓器;北側壓制著火廠房火勢。同時,調派4輛鏟車和40名武警官兵從東西兩側構筑防護堤阻止流淌火。11時57分,廠房北側和南側外圍油槽火完全熄滅,火勢得到有效控制。
著火油池附近的劇毒氰化鈉溶液儲罐是時刻潛在的定時炸彈,必須緊急轉移!現場指揮部在組織滅火阻截攻勢的同時,全力配合廠方進行倒罐轉移儲罐。
11時30分,氰化鈉溶液倒罐完畢,運離現場。
鏖戰:7小時撲滅大火
中午12時,大火仍未被有效控制。
現場指揮部果斷調整作戰重點,調集后勤保障力量及時補給車輛燃料,并妥善調整各泡沫槍、自擺炮及高噴炮,繼續控制火勢。
13時09分,總隊從洛陽調集的10噸泡沫抵達現場。很快,所有消防車輛泡沫液加注完畢。
“全力發起總攻!”13時20分,現場指揮部發出命令。各攻堅小組在水槍的掩護下逐步推進,加快滅火進程。
16時,消防官兵奮戰了7個小時,冶煉廠大火終于被撲滅。17時10分,記者在廠區門口看到,警戒已解除。
英勇:8位消防官兵受傷入院
在高強度、高負荷、高危險的環境中,消防官兵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氰化鈉、煤油、干粉泡沫混合而成的毒液。有時,毒液甚至直接灌進膠靴,接觸皮膚。有的消防戰士在滅火過程中,毒液直接飛濺到眼睛等極為敏感的部位。據統計,共有8位消防官兵受傷入院。各界群眾得知消息后,紛紛自發前往看望。
火情得到妥善處置后,當地迅速成立了火災事故調查組,連夜進行事故原因調查。調查顯示,該廠綜合車間內的閥門故障導致油品噴濺,從而引發爆燃。此次大火屬于安全生產事故。
據了解,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為目前我國最大的專業化黃金冶煉廠,共有1100余名員工。
三門峽環保局環境監測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大火未對市區空氣造成危害。(記者 房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