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
  • 密碼
您的位置: 首頁 > 環保河南 > 行業聚焦
“民工縣長”李海憲
時間: 2011-03-27  來源: 大河網-河南日報  編輯: 河南視窗三

    唐河縣一年內要完成2萬人的移民安置任務,移民安置總量全省第二!在這道史無前例的難題面前,誕生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民工縣長”,他就是唐河縣副縣長李海憲。

  晴天頭戴安全帽、腳穿運動鞋,一身汗、一臉灰;雨天穿著長筒膠鞋,頂著風和雨,一身水、一腿泥。這就是定格在群眾心中的“民工縣長”的肖像。

  2009年3月,唐河試點移民新村開建,主施工期是5月到7月,高溫酷暑,又正值雨季,先后下了28場雨。那段時間,患有嚴重動脈硬化的李海憲,日夜奮戰在工地上。

  百余畝的建設工地內,施工和管理人員有1000多人,大小工程車輛400臺、物料無數,這里堵車了,那里水電不通了……這些都要找他協調解決。長膠鞋、應急燈、涼席,成了他的全部裝備,累了就鋪張席子睡在地上,每天吃一兩頓飯是常有的事兒。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手機都被汗水浸壞了。

  在工地待的時間長了,李海憲成了有名的“建筑專家”,下基、壘墻、建筑材料……沒有他不在行的,施工隊的疏漏更別想逃過他的眼睛。民工凌建崗說,有兩家的墻沒有下鋼筋,被李海憲督查時發現了,他就說了四個字:“推倒重來!”他和伙伴創造的“三通一平”移民新村建房模式,在全省進行了推廣。

  李海憲是全國信訪干部楷模李海景的哥哥,弟弟以身殉職,身為全家頂梁柱的李海憲,一直忙碌在移民工作一線,竟沒能親自去送弟弟最后一程。但移民的事兒,他卻事無巨細,每一項都安排得妥妥帖帖。

  移民一到新家,對聯已經有人幫忙貼上了,水也燒開了,青菜、米、面、油等十幾種免費食品整齊地擺放到廚房,移民足不出戶,就足夠吃上三天。李海憲還帶領干部挨家發放“一對一幫扶”的干部手機聯系卡,反復叮囑移民群眾,有困難,隨時撥打電話。

  “不帶著感情去做,就無法干好移民工作?!崩詈椪f?!醣緢笥浾哧I愛民本報通訊員刁良梓

發表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无码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