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戶名
  • 密碼
您的位置: 首頁
盧展工再"樹"河南人形象 尊嚴和形象是做出來的
時間: 2011-04-14  來源: 大河網-大河報  編輯: 王瑞豐

盧展工再“樹”河南人形象——

    ■無論是植樹造林、改善生態,還是維護尊嚴、展示形象,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不管經歷什么風雨,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們都要一往無前,不氣餒、不懈怠。

    ■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斷提升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實實河南人、不畏艱險河南人、

    俠肝義膽河南人、包容寬厚河南人、忍辱負重河南人、自尊自強河南人、能拼會贏河南人的良好形象。

  春風又綠黃河岸,樹木詮釋樹形象

    陽春三月,一場春雨滋潤著中原大地。3月20日上午9時許,盧展工、郭庚茂等省領導來到黃河灘區,與300多名省市機關干部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扶苗、培土、扶正、踩實、澆水,省委書記盧展工一邊興致勃勃地栽樹,一邊表示: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綠色河南,全省人民都要行動起來、堅持下去,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誠如盧展工書記所強調,無論是植樹造林、改善生態,還是維護尊嚴、展示形象,都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植樹造林、改善生態毫無疑問是關系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大事,與此同時,美好的制度預期能否得以實現,無疑也是一個龐大的命題。所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任何龐大命題的實現都有賴于細節的不斷完善。從這種意義上說,植下一棵樹不僅僅是為環境增添一抹綠色,更是為未來種下一份希望——不管經歷什么風雨,不管遇到什么挫折,踏踏實實、不畏艱險的河南人,都在通過扎扎實實的工作、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斷改善著自己的生活環境,提升著自尊自強、能拼會贏的良好形象。

    為了一個宏大的目標,從點滴細微之處做起——綠化身邊環境如此,中原經濟區戰略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何嘗不是如此!

  找準源頭因地制宜,好樹植在荒灘上

    “目前,黃河河南段的200萬畝灘地急需綠化,否則,將成為鄭州等沿黃城市的沙塵來源地?!敝矘洮F場,省林業廳廳長王照平的話令人憂心忡忡。

    鄭州北郊的黃河灘作為“潛伏”在鄭州身邊的一個沙塵暴沙源,正是省委領導和機關干部多次將其作為植樹地點的關鍵所在——只有抓住問題的源頭,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從而防止其進一步擴散。這不僅需要著眼基層、依靠基層發現問題,更需要著力基層、服務基層把基礎工作做好。

    這樣的植樹“方法論”,對于政府部門解決各類實際問題不無啟發。實際上,任何問題的解決、成績的取得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由此不僅需要一往無前,不氣餒、不懈怠的堅忍,更需要找準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大問題、樹立大形象,未必一定需要大呼隆、大動靜,精準定位問題的所在往往事半功倍。

    盧展工、郭庚茂等領導此番栽下的樹種,顯然是經過精心挑選——柳樹,這種樹在黃河灘區極易成活,就是常年泡在水中也照樣生長旺盛。

    如果說找到問題所在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的話,如何對癥下藥有效地解決問題,才是決定最終效果的關鍵所在。綠化環境不是千篇一律地漫天撒網,植樹地點不同,土壤環境條件迥異,從實際情況出發、按客觀規律辦事,選定合適的樹種不可或缺。推而廣之,同樣面對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歷史使命,各省轄市不同的自然條件決定了不可能彼此復制,因地制宜確定各自的“樹種”,不僅是各地樹木能否扎根存活的前提,更是中原經濟區之林能否郁郁蔥蔥的關鍵。

    僅綠化環境而言,集中優勢兵力于薄弱環節無疑更加高效持久,在中原經濟區戰略已進入“怎么做”環節的當下,這無疑是一種可資借鑒的寶貴思路。

  利國利民的大事,貴在持之以恒

    此次植樹活動中,還有一個小小的花絮——盧展工指著自己的鞋,笑著對省林業廳廳長王照平說:“我這雙鞋已經穿了10年了,每次參加勞動和下鄉都穿著它?!北冗@雙穿了10年的鞋本身更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段歷史的見證,它伴隨著盧展工穿越了多少鄉間小道、參加了多少基層勞動?

    盧展工提出,“植樹造林,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社會效益,還有經濟效益,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搞下去?!?/p>

    不僅僅是植樹造林,任何利國利民之事都貴在持之以恒。無論開展任何工作,選定“位置”、確定“樹種”都只是開創一種良好局面的開始,能否完成預期的“造林”計劃,顯然取決于能否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從這種意義上說,比一雙鞋穿了10年更值得尊敬的是,一種理念的長期堅持和身體力行。

    當盧展工書記津津樂道于“河南有1億人口,每人每年都堅持種一棵樹,一年下來就會新添1億棵樹。這樣堅持下去,中原大地將是一幅充滿綠色、充滿生機的景象”之時,在中原經濟區戰略已初見成效的時代背景中,如果各地都能盡快結合實際情況選定區域經濟發展的“樹種”,并持之以恒地將其發揚光大,假以時日,中原大地又將會是一片怎樣生機勃勃、煥然一新的美好景象?

  取得成績提升形象,“關鍵就是做”

    盧展工書記多次強調,河南的形象和尊嚴,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恰如植樹造林,不栽樹不會自己長出苗,更不會自己形成林。任何成績的取得和擴大、形象的提升和維護,最關鍵的就是付諸實際行動。

    中原經濟區已經列入《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并且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寫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中原經濟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后,各級政府部門到底應該怎么做、做什么?盧展工書記身體力行的植樹造林方法論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啟發——無論選定什么樣的目標,只有不斷完善細節、改進方法,才能收獲成績、展示形象。

    正如《何平九論》中所說,“構建中原經濟區,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一蹴而就之功,而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凡事要想好了再說,說了就要去做,做就要做好。做到求真、求實、求效”。

發表評論 共有0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无码大片